鋁模免抹灰工藝,由於省去了混凝土結構抹灰這一環節,對91免费网站入口結構成型有較高要求,需對主體及裝修階段容易出現的一些質量通病進行防治。碧桂園工程管理中心結合工程案例,對較為普遍的27個質量通病原因進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有助於提升免抹灰工藝成型效果,值得工程朋友們參考實施。
鋁模免抹灰施工應做到事前控製,對本文提到的包括結構及裝修兩個階段共27個質量通病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對出現的質量問題,進行原因分析,提出解決方案,並形成文本輸出及時對班組進行技術交底,杜絕後續施工出現同樣問題。
免抹灰結構階段質量通病防治
通病
01
沉箱吊模反坎偏位
原因分析
吊模、反坎定位加固措施不足。
沉箱吊模偏位
衛生間反坎偏位
解決措施
采用EA角鋁拉結等優化加固措施,螺杆采用三段式止水螺杆加固定位。
沉箱加固示意圖
三段式螺杆定位加固
通病
02
上下層結構間出現錯台
原因分析
在外牆、樓梯等部位,混凝土錯台現象較為嚴重,嚴重影響到免抹灰成型效果。
外牆剪力牆錯台
樓梯間牆體錯位
解決措施
1、應嚴格按照深化設計的圖集要求設置外牆K板、樓梯間K板、沉箱K板。
2、K板應獨立固定於結構上,在拆除下部牆麵板時候禁止擾動上部K板。
3、樓梯間上端必須使用EA角鐵拉結模板,防止偏位。
外牆K板安裝
EA角鐵拉結模板
通病
03
下掛梁偏位
原因分析
下掛梁側麵無可靠支撐,澆築時偏心受力導致偏位。
下掛梁偏位
解決措施
采用EA角鋁螺栓連接下掛梁底部和樓麵板的方式對下掛梁進行對拉斜撐加固。
下掛梁斜撐加固
通病
04
下掛梁深化不到位致使交接處抹灰開裂
原因分析
1、下掛梁企口未深化。
2、下掛梁支座長度不足。
下掛梁未留置抹灰企口
砌體與混凝土交接處開裂
解決措施
1、下掛梁兩端延伸150mm。
2、離牆端不大於600時拉通下掛梁。
3、下掛梁與砌築交接處設置150寬的企口。
門頭梁下掛示意圖
下掛梁兩端延伸150mm
通病
05
飄窗變形
原因分析
飄窗部位由於難以澆搗,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振動棒的長時間振搗才能保證飄窗部位的混凝土密實,致使飄窗麵板往往受力較大,如果沒有有效的加固措施,飄窗麵板將出現嚴重脹模,進而導致飄窗頂板起拱。
飄窗上板起拱
飄窗台脹模
解決措施
1、模板內側設置K板,上蓋板設置鋼背楞,增加抗浮能力,下模板與澆築成型的飄窗板對撐。
2、飄窗模板沿短邊方向配模,沿長邊方向設置背楞,通過對拉螺栓將上蓋板與下層澆築成型的飄窗板拉結。
3、飄窗矮牆橫向鋼背楞與兩端牆體拉通,設置@800的對拉螺杆防止脹模。
4、蓋板上@600設置一個透氣孔。
5、飄窗@1200設置豎向支撐,每個支撐頭至少設置2根支撐立杆。
飄窗上下板拉撐體係
飄窗蓋板抗浮背楞
飄窗上下板拉撐體係
飄窗蓋板抗浮背楞
通病
06
樓梯企口漏設、尖角拆模困難
原因分析
1、圖紙深化時樓梯未按要求設置抹灰企口,上下為砌築牆體時無法掛網抹灰。
2、梯梁與梯板陰角未填平處理,影響鋁模拆除和樓梯成型觀感質量。
樓梯企口漏設
梯板與梯梁交接尖角不利於施工
解決措施
1、梯梁應按照鋁模深化要求進行壓槽預留企口。
2、鋁模深化設計時將梯梁與梯板尖角填平接通處理。
樓梯上下均設置企口
樓板與梯梁交接尖角填平
通病
07
抹灰企口漏設,無法收口
原因分析
鋁模深化設計時未對混泥土結構抹灰企口進行深化,導致無法抹灰收口。
牆體未設置抹灰企口
下掛梁未設置抹灰企口
解決措施
1、鋁模深化設計時參照建築圖對抹灰企口深化。
2、預拚裝驗收及首層拆模後對企口全數檢查整改。
設置抹灰企口
抹灰完成效果
通病
08
砌體規格不匹配致使免抹灰失敗
原因分析
1、企口規格留置錯誤。
2、砌體尺寸未深化。
常規抹灰企口寬度不足15cm
砌體規格未按結構企口深度優化
解決措施
1、按要求設置企口,其中常規抹灰企口為150mmX10mm,專用砂漿薄抹灰企口為100mmX8mm,預製牆板免抹灰企口為50mmX5mm。
2、砌體規格結合抹灰工藝提前確定尺寸,提前采購備料。
常規抹灰企口節點大樣
企口厚度=牆體厚度-抹灰厚度
通病
09
窗洞企口或窗垛漏設,無法收口
原因分析
鋁模深化設計時未對窗企口和窗垛進行深化,導致無法收口或保溫層吃框。
未設置企口至抹灰壓框收口開裂
外窗無窗垛,致使保溫材料吃框
解決措施
1、鋁模深化設計時參照深化圖集對各類窗型進行抹灰企口深化。
2、外飄窗應對兩側進行窗垛優化,避免保溫層吃框。
深化窗企口
深化外窗窗垛
通病
10
窗企口深化尺寸錯誤
原因分析
1、企口尺寸未結合鋁窗型材厚度調整,企口寬度過小致使窗框擋住滴水線。
2、企口寬度留設過大,窗框安裝完成後,抹灰塞縫空間過大。
防火窗企口寬度不足
企口留設過大,塞縫空間較大
解決措施
在深化時針對不同型材厚度設置不同的企口寬度(50型材企口寬125;90型材企口寬150;100防火窗企口寬165)。
防火窗企口深化圖
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深化
通病
11
滴水線安裝錯誤
原因分析
1、滴水線安裝錯位。
2、早拆頭處沒有安裝滴水線,或者施工的時候錯用無滴水線的早拆頭。
滴水線安裝錯位
早拆頭無滴水線
解決措施
1、試拚時重點檢查窗洞模板、企口、滴水線是否齊全、順直(外牆滴水線距飾麵層2cm斷開)。
2、做好企口、滴水線的91免费黄片软件編碼,嚴格按照編碼拚裝。
加強預拚裝驗收管控
根據編碼進行現場安裝
通病
12
給水管壓槽漏設或偏位變形
原因分析
1、鋁模預拚裝驗收時未結合水電全麵排查,漏設給水管壓槽,後期打鑿開槽,影響免抹灰效果。
2、給水管壓槽未采用剛性材料一次壓製成型,混凝土澆築時偏位變形。
給水管壓槽漏設,人工開鑿
給水管安裝槽偏位、變形
解決措施
1、預拚裝驗收和首層評估時全麵校核水電,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采用剛性一次壓製成型材料,固定於91免费黄片软件上。
給水壓槽設計
壓槽一次成型
通病
13
水電點位偏位
原因分析
1、線盒外部沒有可靠的固定措施,混凝土澆築時偏位。
2、線盒內部無填充加固,混凝土澆築時受擠壓變形。
線盒偏位
線盒加固不到位
解決措施
1、製作井字型固定框架,線盒固定於框架內,框架滿綁滿紮或焊接於牆體鋼筋上,固定牢固。
2、線盒內部使用填充物(如鋸末)填充密實並壓緊密封,多個線盒並行時應采用整體聯排線盒。
線盒可靠固定
聯排線盒內部填充鋸末並壓實
通病
14
牆體方正性控製較差,致使混凝土砌體交接處出現錯台
原因分析
1、牆柱模板安裝時與定位線偏差較大。
2、牆柱安裝時未進行模板初調,後期校調難度大。
牆柱安裝偏位
抹灰錯台
解決措施
1、嚴格按照定位線進行安裝,同時在梁板安裝前進行初調並完成背楞、斜撐的加固。
2、在布設灰餅時應結合整麵牆體(砌築+剪力牆)的情況,進行牆體方正性進行微調。
加強初調檢查
牆體方正性整體調校
通病
15
陰角不方正
原因分析
陰角加固方式錯誤。
陰角不方正
陰角加固方式錯誤
解決措施
1、轉角牆長≤500設置定型轉角背楞。
2、斜撐距牆端距離不大於600。
3、陽角采用草字頭定位筋,陰角離牆角100設置定位筋,離地高度50~80。
陰角加固深化設計
背楞連續加固、斜撐滿布
通病
16
門洞尺寸偏差
原因分析
門洞脹模導致鋁合金門無法安裝。
門洞脹模
鋁合金門無法安裝
解決措施
1、門洞口端頭采用定型背楞加固,或采用陽角鎖對拉。
2、澆築過程中專人護模,專人實測,專人調模,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避免成型後打鑿影響免抹效果。
沿洞口背楞連續加固
陽角鎖對拉
通病
17
牆柱根部漏漿、爛根
原因分析
1、澆築混凝土前未對牆柱根部采取有效的封堵措施。
2、采用砂漿、細石混凝土封堵時未達到一定強度即澆築混凝土,封堵砂漿等破損失去作用。
澆築時漏漿
成型後爛根
解決措施
1、澆築混凝土前,采用可靠措施對牆柱根部進行封堵,防止漏漿,避免後期爛根。
2、混凝土澆築完成後,牆柱根部300mm範圍內人工收平,收平偏差(-5,8mm)。
牆柱根部300mm範圍內人工收平
牆柱根部模板封堵
通病
18
混凝土表麵起皮、觀感差
原因分析
1、由於安裝鋁模過程中,模板表麵未塗刷脫模劑,導致拆模後砼表麵起皮。
2、塗刷脫模劑時未按照要求使用專用水溶性脫模劑,使用油性脫模劑容易汙染鋼筋,且拆模後砼表麵觀感較差。
砼表麵起皮
油性脫模劑汙染鋼筋
拆模後觀感差
解決措施
1、每次拆模後馬上將模板清理幹淨,並塗刷水溶性脫模劑。
2、嚴禁使用油性脫模劑,鋼筋上樓前對鋼筋進行除鏽,防止鏽塊汙染樓麵。
水溶性脫模劑原液
塗刷脫模劑
通病
19
梁與樓板交接處開裂
原因分析
1、模板豎向支撐距離牆邊間距過大。
2、拆模時間過早,混凝土未到達一定的強度便拆除頂板,或在樓板上過量施加荷載。
樓板與梁交接處開裂滲漏
樓板開裂滲漏
解決措施
1、短邊方向豎向支撐距離牆邊間距必須≤750mm,支撐間距≤1200mm。
2、在強度達到要求後拆模,嚴禁集中過大加載;施工時豎向模板在12小時後拆模,梁側模24小時後拆除,梁、板底模在48小時後拆模。
3、拆除模板時不得擾動豎向支撐體係,嚴禁拆除豎向支撐再回頂。
豎向支撐間距控製
拆除底模混凝土強度標準
通病
20
模板清理不及時致使漏漿、梁垂直度不足
原因分析
1、牆板拚縫處水泥漿積累過多,致使混凝土牆麵拚縫漏漿嚴重。
2、樓麵板拚縫處水泥漿積累過多,致使梁側空間受積壓,使梁截麵變小。
牆模板泥漿積累致使拚縫過大
樓麵板泥漿積累擠壓梁板空間
解決措施
1、做好對工人的交底工作,並對模板定期進行清理。
2、銷釘按要求滿打,並嚴格驗收。
定期清理模板
銷釘按要求滿打
通病
21
螺杆孔洞空鼓、滲漏
原因分析
1、未采用微膨脹砂漿對螺栓孔洞進行封堵,造成螺杆孔洞內封堵砂漿空鼓開裂,存在滲漏隱患。
2、外牆螺杆孔洞封堵完成後,未及時塗刷防水塗料,留下滲漏隱患。
螺杆孔洞空鼓開裂
螺杆孔洞處滲漏
解決措施
1、螺杆孔洞內混凝土殘渣等清理幹淨。
2、螺杆孔洞中部先填充100~120mm發泡劑。
3、發泡劑內外兩側用膨脹水泥砂漿封堵密實。
4、外牆側刷一道聚合物防水塗料。
螺杆孔洞封堵做法
外牆刷防水塗料
通病
22
全現澆外牆窗邊開裂
原因分析
窗洞口邊等應力集中部位出現開裂、滲漏。
全現澆外牆窗邊開裂
解決措施
1、設計提資是要求設計院對結構外牆按照全剪力牆進行設計。
2、設計采用非承重外牆時,應設置拉縫板及構造加強措施:交界處剪力牆兩側各加三根直徑為Φ8鋼筋(45°)。
設置結構拉縫板、設置加強筋
通病
23
懸挑外架穿結構
原因分析
部分因樓層數限製等原因,采用懸挑腳手架的項目,因傳統懸挑腳手架需要穿結構進行懸挑,必須在91免费黄片软件上開孔,嚴重影響結構成型質量,同時對後期砌體及裝修構成影響,而大量的預留洞為後期外牆滲漏埋下隱患。
懸挑工字鋼穿剪力牆、飄窗
工字鋼穿陽台反坎
解決措施
螺栓連接式懸挑腳手架的應用,則可以很好地解決前述問題。懸挑工字鋼采用螺栓連接,避免對於結構的破壞,同時也避免了在鋁模上開孔,降低鋁模損耗;此外,工字鋼沒有錨固端,不占用室內空間,減少對後續施工的影響;挑架拆除後僅需完成螺杆洞的封堵,大大減少了外牆滲漏的隱患。
螺杆連接式懸挑架施工簡圖
螺杆連接式懸挑腳手架施工樣板
免抹灰裝修階段質量通病防治
通病
24
牆體反鏽
問題描述
剪力牆部位不抹灰,出現牆體反鏽及後續的裝修中還持續反鏽的情況,嚴重影響了裝修的正常施工,同時對後期的交樓也帶了不小風險。
牆體反鏽
裝修階段持續反鏽
原因分析
1、在綁紮鋼筋時,鋼筋紮絲外露。結構牆體混凝土澆築完成後,由於無抹灰層的覆蓋,外露紮絲極易鏽蝕,塗刮膩子後出現反鏽。
2、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夠,或保護層墊塊較少,澆築過程中局部鋼筋外露;鋼筋表麵浮鏽太多,保護層厚度不足時鏽漬滲透膩子層造成牆體反鏽。
3、采用拉片的鋁模體係,拉片材料選用不當,或截斷方式不正確,拉片殘留在牆體外部,造成牆體出現反鏽。
鋼筋紮絲外露
鋼筋保護層不足
拉片殘留
鋼筋紮絲外露解決措施
1、綁紮鋼筋前做好技術交底工作,現場強調鋼筋綁紮過程中紮絲的內收動作,紮絲固定後尾端朝向牆體內部。
2、加強現場的過程管控和隱蔽驗收,對現場外露紮絲及時調整到位。
做好技術交底,鋼筋紮絲內收
鋼筋保護層不足解決措施
1、外層鋼筋上采用可靠的保護層墊塊措施,避免澆築混凝土過程中,鋼筋擠壓外露;綁紮鋼筋前必須將表麵的浮鏽清理幹淨。
2、牆體內采用同牆體混凝土強度的細石混凝土內撐條或高強塑料內撐條等內撐措施保證牆體的截麵尺寸。
鋼筋保護層墊塊實例
牆體內撐條示例
拉片殘留解決措施
1、選用斷點內嵌5mm的標準對拉片。
2、采用正確的截斷方式,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後,從上往下垂直快速敲擊對拉片端頭,嚴禁水平方向敲擊。
標準對拉片(斷點內嵌)
對拉片無殘留
外露材料處理措施
1、加強刮膩子層基層檢查,剔除外露的紮絲,及時塗刷白色防鏽漆。
2、刮完第一遍膩子後勿急於刮第二遍膩子(第一遍膩子施工完成後3-7天牆麵會出現明顯鏽點)。
3、及時將鏽點膩子剔除幹淨並清理鏽源,塗刷白色防鏽漆。
4、刮第二遍膩子後如仍有鏽點,重複步驟3進行鏽點處理。
5、對暴露在空氣中的金屬材料,塗刮膩子前必須有可靠的防鏽處理措施,如塗覆白色醇酸調合磁漆。
基層外露紮絲剔除
清理鏽源
金屬材料表麵防鏽處理
白色醇酸調合磁漆
通病
25
砌體剪力牆交接處空鼓開裂
問題描述
砌體結構與剪力牆交接處在進入裝修階段後企口部位出現空鼓開裂的現象,切割鑿除後修複工作難度大,效果不理想。嚴重影響裝修的正常施工,提高交樓風險。
交接處空鼓開裂
原因分析
在免抹灰工藝中,剪力牆結構部位免抹灰,砌體結構進行抹灰。剪力牆與砌體交接的企口部位,由於混凝土基層比較光滑,且抹灰厚度通常較薄,該部位又屬於受力薄弱部位,直接掛網抹灰後容易出現空鼓開裂的情況。
交接部位受力薄弱
混凝土基層光滑
解決措施
1、對免抹灰企口進行優化:鋁模上抹灰企口壓槽宜使用板材一次壓製成型。砌體常規抹灰時,企口為150mmX10mm;砌體薄抹灰時,企口為100mmX8mm;采用預製隔牆板時,企口為50mmX5mm。企口留設高度應與抹灰層厚度一致。
2、對剪力牆企口部位用尖錘鑿毛。
3、剪力牆企口部位均勻塗抹界麵劑。
4、掛網寬度為兩倍企口留設寬度,剪力牆上采用高壓槍釘射釘金屬鐵片壓住掛網。
5、砌築牆上采用高壓槍釘射U型釘固定掛網。
6、砌體薄抹時使用專用砂漿進行抹灰;砌體常規抹灰時,在交接處應使用專用砂漿抹灰。
砌體與剪力牆交接處企口留設優化示意圖
牆麵鑿毛處理
抹灰前塗刷界麵劑
剪力牆釘射鐵片砌築
牆釘射U型釘
專用砂漿抹麵
通病
26
膩子起泡
問題描述
在鋁模免抹灰標段中,由於直接在混凝土表麵刮膩子,通常會出現大量氣泡,造成後期膩子的打磨修補的工作量增加,同時影響裝修效果。
膩子直接塗刮剪力牆起泡
膩子表麵起泡
原因分析
對於應用鋁模並實現結構免抹灰的項目,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表麵孔洞較多,直接刮膩子時,膩子無法將孔洞完全填塞,孔洞內部空氣受到擠壓,刮刀劃過以後迅速反彈形成大量氣泡。
混凝土表麵起泡
起泡外小內大、氣壓擠壓膩子反彈
解決措施
1、混凝土澆築過程中應振搗充分,拆模後混凝土基層麵(浮漿、障礙物等)清理幹淨,對於氣泡較多較大的區域應先使用水泥膠進行修補,然後用水泥幹粉擦拭修平。
2、第一遍膩子塗刮後應在膩子硬化前、起泡鼓起後(大約塗刮完後20-30min)進行回壓。
3、第二遍膩子塗刮完成後,下一道工序前應進行打磨,對局部起泡的地方排查修複。
基層清理
大氣泡修補
第一遍膩子回壓
第二遍膩子打磨
通病
27
牆磚鋪貼空鼓
問題描述
在鋁模免抹灰工藝中,混凝土基層比較光滑。在瓷磚鋪貼區域采用常規方法進行鋪貼時,瓷磚出現空鼓的情況較多。
瓷磚空鼓
瓷磚脫落
原因分析
由於鋁模為防止板材腐蝕,通常表麵會采取鍍膜等處理措施,又因為油性脫模劑的不當使用,光滑的混凝土牆麵對瓷磚鋪貼影響很大。
表麵鍍膜致使混凝土脫模光滑
混凝土表麵光滑
解決措施
1、鋁模表麵應使用水溶性脫模劑,不得使用油性脫模劑。
2、截麵處理:高壓水槍拉毛處理,或者混凝土表麵清理幹淨後均勻塗刷界麵劑。
3、牆麵為玻化磚的,使用膠泥進行鋪貼;非玻化磚的,使用水泥砂漿進行鋪貼。
4、專用鋸齒刮刀在瓷磚和基層上滿刮水泥砂漿(瓷磚膠),注意瓷磚背麵膠與牆麵的瓷磚膠十字鋪貼。
塗刷水性脫模劑
混凝土表麵拉毛
瓷磚膠
水泥砂漿刮底
瓷磚膠滿塗並拉十字鋪貼